空气采样规范
1.平板沉降法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手术开始前期间进行,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放于手术间的采样点,30m2以下的手术间应设3个采样点(设一条对角线,上取3点,即中心一点,两端各距墙1m处一点),30m2以上的设5个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,其中东、西、南、北点距墙1m),离地面0.8m-1.5m处,打开平皿盖,和放于平皿旁,暴露5min,采样完毕后盖好盖,送37℃温箱中培养24h,观察并计算平皿的平均菌落数。
1.地面和墙壁建筑材料应光洁、耐洗、耐酸碱、无接缝或少接缝、色泽柔和,墙壁与天花板或地面衔接处呈半圆弧形,便于清洁,减少积灰。
2.墙壁嵌有电钟,墙上要有X线片阅片灯、药品敷料壁柜或架子。
3.手术间要有多路电源和足够的插座,地面有导电设备,以防麻醉及使用电灼器时发生意外。电灯开关要有明显的标记。电源插座应有防火装置。
4.有冷、暖气设备。温度应控制在23-25℃左右、相对湿度在50%左右。每间手术室应有温度、湿度表。新建医院有条件可安装空气净化设施。
5.有冷热水供应,供手术人员洗手用,有条件应供应经消毒的流动水。
1.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率标准 凡经压力蒸气、煮沸、化学药液浸泡,熏蒸消毒灭菌的物品,如器械、敷料、橡胶、玻璃、不绣钢或搪瓷类罐、盒等器皿类物品,消毒灭菌合格率均应达到100%。
2.手术室空气消毒后标准
(1)I类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数(cfu/m3)应≤10,物体表面应≤5,手术人员的手应≤5。
(2)Ⅱ类普通手术室的空气细菌数(cfu/m3)应≤200,物体表面应≤5,手术人员的手应≤5。
(3)I、Ⅱ类手术室的空气不得检出致病菌,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沙门菌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