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净手术部功能布局是基础,洁净手术部由净化手术室和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功能用房组成。洁净手术部应自成一区,并宜与其密切相关的外科护理单元临近,应严格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,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室或传递窗。洁净区内宜按对空气洁净度级别的不同要求分区,不同区之间宜设置分区隔断门。洁净区——各种等级的净化手术室、手术准备室、刷手间、无菌敷料和器械存放室、一次性物品和精密仪器室、恢复室、患者换车处、洁净走廊等。非洁净区——医生、护士值班室,示教室,敷料打包、高压消毒室,器械洁净清洗室,石膏室,冰冻切片室,换鞋、更衣、浴、风淋室。净化空调机组、手术特殊医用气体中心站和配电,一般应单独集中在一层(设备层)。
层流净化手术室的临床体现
(1)恒温、恒湿、恒压 使病人在手术时组织受到尽可能少的损伤,并大大减低感染率,尤其是颅内手术和烧伤手术,保证病人术后能更快更好地恢复。
(2)大面积烧伤手术、颅脑手术、眼科手术、纵隔手术等高难度手术都必须在超洁净的环境下进行,以大限度地减小手术的感染率确保手术成功
(3)在手术室内的顶部设置了一个吊塔式的负压吸引系统,将医生在手术时呼出的空气吸出塔外,进一步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和无菌,降低手术的感染率。
根据送气方式不同,净化技术可分为紊流系统和层流系统两种。(1)紊流系统(Multi-Directional Manner):紊流系统的送风口及高效过滤器设于顶棚,回风口设于两侧或一侧墙面下部,过滤器和空气处理比较简单,扩建方便,造价较低,但换气次数少,一般为10~50次/h,容易产生涡流,污染粒子可能在室内涡流区悬浮循环流动,形成污染气流,降低室内净化度。只适用于NASA标准中
10 000~1000 000级的净化室。(2)层流系统(Laminal Flow System);层流系统利用分布均匀和流速适当的气流,将微粒、尘埃通过回风口带出手术室,不产生涡流,故没有浮动的尘埃,净化度随换气次数的增加而提高,适用于美国宇航局标准中100级的手术室。但过滤器密封破损率比较大,且造价较高。